随着成本端交易的结束,聚乙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。周内LL下跌幅度在2.65%。目前的高基差,对应的却不是惯常的强需求。看似好转的成交,细细拆解来看,更多的来自于点价端而非现货端。“银十”已过半,塑料的旺季预期兑现力度有限。库存的变化趋势,尤其值得关注。现货端是会持续累库,还是转而去库。成为行情重要的验证指标。
先看国内方面,从中长期看,聚乙烯目前依旧处于产能扩张期。虽然在明年可能会陷入增量低谷,明年PE的产能增速将明显放缓。但今年四季度,依旧面临产能的集中投放。增量集中体现在华南地区,广东揭阳石化(120万吨/年)、海南炼化(60万吨/年)两套大装置,其建设已经进入尾声,目前的投产进度,要重点关注成本端的影响。高油价下,新投产装置能否顺利投产,值得关注。这一点在海外装置上,存在共同点。四季度海外装置新增,比如美国SHELL、伊朗石化等装置,存在延后的预期,即便可以投产,考虑到船期等因素,对于国内的影响,很难在今年兑现。
存量供应来看,目前检修装置不多,本周产能利用率在86.22%,处于中性偏高位置。随着天气转冷,上游检修旺季已经逐步趋于尾声。后期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维持在中性偏高的位置上。开工向上的困难在于高成本下,利润一般,订单也一般,更高的生产积极性难以兑现。往下倒是有空间,但目前没有资源方有这种意愿。国内的存量供应可能会维持这种中性偏高的位置。国外的情况看,从7月份之后产能利用率一路向下,10月(含预估)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到达年内的第二低位。海外产能利用率的低迷,同样有高成本的因素在,当然检修偏多也是原因之一。那么海外的供应,兑现到进口量又当如何?其现实的情况是。目前美金报盘偏高,LL美金价格在960美金附近,折合人民币8350附近,进口窗口关闭。即便听闻920美金左右的报盘,其量和进口利润也并不大。高压的进口依旧有利润,1090的报盘折合人民币9480左右。目前的情况看,进口商因为汇率风险,接货更为谨慎。没有很好的套利空间,弹性进口量不好兑现出现。总体来说,兑现出的进口压力并不算大,海外清库的压力今年不太会体现出来。总结一下供应的情况,在新增产能兑现之前,国内维持中性偏高的供应量,如果新增产能兑现出来,可能再上一个台阶。进口方面,整体的压力并不算大。
国内公共卫生事件依旧是影响需求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,人流和物流的恢复不及预期。各地一些散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仍然会影响一些节奏,比如宁波北仑,其中有着不少的塑料上下游企业,目前物流运输的不畅,会向上传导影响开工。从大的方面看,国内的防控政策趋严。地产端的开工依旧没有很好的表现。从聚乙烯下游平均开工率看,截止10月20日开工率在48.11%,环比上周出现回落。一些主要行业,除农膜开工仍有增长外,其他如注塑、中空、管材等均出现了下滑,尽管这种下滑幅度不大。但考虑到季节因素,北方霜降之后,温度会再下一个台阶。届时,对于一些依赖户外作业的行业,难度会进一步增加。下一个关注点,来自于11月的电商节,但经过市场多轮洗礼之后,消费者更加理性,节日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。最后回到大的方面,仍需重点关注政策面的影响。
从成本端整体预判一下大致,四季度能源价格不好跌。原因在于北半球入冬如期提前,地缘政治目前仍然较为紧张,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撤侨。OPEC+和美联储的较量日趋白热化,美联储祭出抛储的杀手锏,但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+信心很足,在这场油价保卫战中态势强硬。成本端的强势,一个主要逻辑在于热值替代,新能源暂时没法对三大化石能源产生更多的替代量,而老能源投资量是有限的。
美国的高通胀问题没有缓解的迹象,市场似乎也对美联储的加息,有了更多预判。现在在讨论的,不是11月和12月加多少,而是加息终点的问题。
宏观风险仍存,市场对于海外经济及需求的担忧仍旧较为显著,在成本端美联储和OPEC的博弈在继续。油价短期承压,但四季度整体并不看弱。
基本面上看,国内供应维持中性偏高的状态,进口压力暂时不大。需求短期依旧可以维持,下游对低价存在不错的认可程度。“银十”之后需求或有回落。短期来看,供需暂时没有产生明显错配,在新的利空出现之前,暂时不好跌。外围因素的扰动值得关注,塑料中期偏弱的格局或将继续。
文章来自[塑米城]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sumibuy.com/subject/detail/33721.html